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13日 | 总登记号 | 181 | 分类号 | 22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宝石金手镯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外国文物 | |||||
数 量 | 1只 | 尺寸/重量 |
重9.5克,径长5.5公分 | |||||
质 地 | 金质 | 完残情况 | 旧,手镯中的绿宝石脱落一颗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
说 明: 此件金手镯属外国流入文物,原镶有棱形绿色有机玻璃15小片,实有有机玻璃十四片。是妇女用的装饰品。这件金手镯呈圆形的镂空纹饰,有活动接口,在接口上并装细链一条。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14日 | 总登记号 | 182 | 分类号 | 135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塔形金簪花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个 | 尺寸/重量 |
重11.3克,全长3.2公分,底宽2.7公分 | |||||
质 地 | 金质 | 完残情况 | 半新,完好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
说 明: 此件金簪花是当地傣族制作,属傣族妇女传统装饰品。金簪花呈圆形塔状,簪花面由无数圆塔分数层组成,造型精美壮观,工艺水平较高。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14日 | 总登记号 | 183 | 分类号 | 136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塔形金簪花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个 | 尺寸/重量 |
重5.2克,全长2.7公分,底宽2公分 | |||||
质 地 | 金银 | 完残情况 | 旧,完好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
说 明: 此件金簪花是当地傣族制作,属傣族妇女传统装饰品。金簪花呈圆形塔状,簪花面由无数圆塔分数层组成,造型精美,工艺水平较高。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14日 | 总登记号 | 184 | 分类号 | 137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银杆金瓣花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个 | 尺寸/重量 |
重11.7克,杆长约7.5公分 | |||||
质 地 | 金银 | 完残情况 | 旧,一部分变形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
说 明: 此件金簪花是当地傣族制作,属傣族妇女传统装饰品。银杆金花由三杈组成,花杆均是银质,花芯也是银片,仅有一层花瓣是由金片剪制而成。造型一般。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14日 | 总登记号 | 185 | 分类号 | 138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银杆金瓣花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个 | 尺寸/重量 |
重9克,杆长约7.3公分 | |||||
质 地 | 金银 | 完残情况 | 旧,一部分变形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
说 明: 此件金簪花是当地傣族制作,属傣族妇女传统装饰品。银杆金瓣花由三杈组成,花杆均是银质,花芯也是银片,仅有一层花瓣是由金片剪制而成。造型一般。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14日 | 总登记号 | 186 | 分类号 | 139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铜耳柱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2个 | 尺寸/重量 |
总重5.1克,分别长1.3公分,径长0.9公分 | |||||
质 地 | 金质 | 完残情况 | 旧,已被压扁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
说 明: 此金耳柱是当地傣族制作,是傣族妇女传统装饰品。金耳柱呈圆形长方体状,整体空心封闭。耳柱通体素面无纹饰。属旧物,完整的一个,其余二个被压扁。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14日 | 总登记号 | 187 | 分类号 | 140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方块金片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1片 | 尺寸/重量 |
总重8.7克,分别长1.3公分,径长0.9公分 | |||||
质 地 | 金质 | 完残情况 | 旧,基本好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
说 明: 此部分金片式当地傣族制作,是一组傣族原始宗教私用的护身用品。这些金片呈方形薄片,每一片上都写有傣文咒语。用来裹成圆形状,内中串线组成一个项圈戴在身上,外出打仗和其他活动中的时候做护身器使用。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14日 | 总登记号 | 189 | 分类号 | 142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簪花金配带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2条 | 尺寸/重量 |
总重9.4克,全长约37公分 | |||||
质 地 | 金片和丝线组合 | 完残情况 | 旧,基本好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
说 明: 此金配带是傣族妇女传统装饰品。这两条配带呈条形,以丝线为轴,用金片裹成,每条有10块,组成五节。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14日 | 总登记号 | 190 | 分类号 | 143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银杆金簪花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0朵 | 尺寸/重量 |
总重19.5克,分别长约6公分 | |||||
质 地 | 金银 | 完残情况 | 旧,有七朵基本好,三朵残缺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
说 明: 此种金花是傣族妇女簪花式的传统装饰品。这些金花由金片剪成花瓣,用有机玻璃饰花蕊,又用银条配杆组成。这种金花造型较简单。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14日 | 总登记号 | 191 | 分类号 | 144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铁杆包金片荷苞形插头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支 | 尺寸/重量 |
重6.7克,长约7.3公分 | |||||
质 地 | 铁、包金片 | 完残情况 | 旧,荷苞头残损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
说 明: 此种铁杆包金片的插头是一般傣族妇女传统装饰品。这件插头用铁杆和荷包心,只在荷包表面包上一层金片组成。造型古朴,但价值不高。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14日 | 总登记号 | 192 | 分类号 | 145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勐混曼环负担银牌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条 | 尺寸/重量 |
重70.2克,全长86.2公分,宽6.8公分 | |||||
质 地 | 银质 | 完残情况 | 旧,已残断成三节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三级 | |||||
说 明: 此银片属勐海县勐混区曼怀寨群众承受召片领的负担的具体情况来由和负担数。银片的刻制时间是傣历1202年(公元1840年)6月14日,属召片领的召麻哈纲时代,勐混的土司名叫叭因达。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20日 | 总登记号 | 193 | 分类号 | 146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宝石铜盒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个 | 尺寸/重量 |
高9公分,口径7.1公分,底径6.3公分 | |||||
质 地 | 铜质 | 完残情况 | 旧,基本完好,铜锈较多 | |||||
来 源 | 1985年12月14日罗廷振、陈泽忠在勐混乡政府收集 | 级 别 | ||||||
说 明: 此铜盒是属佛寺、佛塔地宫内保存宝石、佛骨等用的。这件宝石铜盒是“文革”期间城子大缅寺地下出土的,由群众交给乡政府的王心印同志保存了十多年。盒呈圆形配盖圈足底,盖心有一个凸状的乳钉帽,其周围有三道线纹,一道花瓣形纹,盖的肩部还有二道线纹,其余素面无纹饰。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20日 | 总登记号 | 194 | 分类号 | 147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小铜铃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个 | 尺寸/重量 |
高8.1公分,口径6.7公分 | |||||
质 地 | 青铜 | 完残情况 | 旧,基本好,无铃锤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
说 明: 此件铜铃是系挂在“戒堂”、“藏经楼”等宗教建筑角上的用铃。这件铜铃呈圆形,带耳。整个铜铃外有三组线纹,分别在顶部,肩部和靠边沿处。其余素面无纹饰。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20日 | 总登记号 | 195 | 分类号 | 148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中型铜铃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个 | 尺寸/重量 |
高13.5公分,口径10公分 | |||||
质 地 | 青铜 | 完残情况 | 旧,完好,部分有铜锈 | |||||
来 源 | 勐海县勐混城区岩温出售 | 级 别 | ||||||
说 明: 此件铜铃是勐海县勐混乡城子岩温炸保存的宗教传统用铃。据说是过去大缅寺内使用的。这件铜铃呈圆形,带耳和铃锤。肩部有四道线纹外,其余均素面无纹饰。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21日 | 总登记号 | 196 | 分类号 | 149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提手铜壶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个 | 尺寸/重量 |
高20.5公分,口径4.3公分,底径6.7公分 | |||||
质 地 | 黄铜 | 完残情况 | 旧,基本好,有些地方用焊料修补过 | |||||
来 源 | 1985年在打洛供销社征购 | 级 别 | ||||||
说 明: 此件铜铃是傣族传统宗教用具,即进行佛教活动时做滴水用。这件铜壶是用黄铜制造,造型精巧玲珑,壶盖呈圆体宝塔式,由无数道凸圆圈似叠堆成。提手属空心圆体,中间粗两头稍细,是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之一。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21日 | 总登记号 | 197 | 分类号 | 150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提手铜壶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个 | 尺寸/重量 |
高18.2公分,口径5公分,底径6.3公分 | |||||
质 地 | 黄铜 | 完残情况 | 旧,基本好,盖子通洞破损较重 | |||||
来 源 | 1985年在打洛供销社征购 | 级 别 | ||||||
说 明: 此件铜壶是用黄铜制造,壶盖呈圆体宝塔,由无数道凸圆圈似叠堆而成。提手属空心圆体,中间粗两头稍细,是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工艺品之一。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21日 | 总登记号 | 198 | 分类号 | 151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扁钟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块 | 尺寸/重量 |
长18公分,宽12.5公分 | |||||
质 地 | 黄铜 | 完残情况 | 旧,完好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
说 明: 此件铜器是傣族佛教传统用具,多半是在僧侣念经钱使用,起到通知集中作用。这件扁钟的造型与“懂”(即幡)的吊脚相似,又似铜钟的侧面型,扁钟的两边有圈耳,其钟头由三道凹槽装饰,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装饰。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21日 | 总登记号 | 199 | 分类号 | 152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小铜铓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个 | 尺寸/重量 |
口径12.2公分,边高2.2公分 | |||||
质 地 | 黄铜 | 完残情况 | 旧,完好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
说 明: 此铜铓是傣族传统用品,可以作歌舞时候伴奏用,也可以作宗教活动时的奏乐。这件铜铓的造型一般,内外通体素面无纹饰。 | 备 注: |
登记日期 | 1988年6月21日 | 总登记号 | 200 | 分类号 | 153 | 照片或略图: | ||
名 称 | 长喇叭号 | |||||||
时 代 | 现代 | 类 型 | 民族文物 | |||||
数 量 | 1个 | 尺寸/重量 |
长约115.1公分,口径16公分 | |||||
质 地 | 黄铜 | 完残情况 | 旧,破损严重 | |||||
来 源 | 州政协拨交 | 级 别 | ||||||
说 明: 此铜器是召片领在重大礼仪活动中的吹奏乐器。长喇叭号呈喇叭花状,由两节组成,由于时间过长,保管不善,破损严重,不能使用,只能做样品陈列展览。 | 备 注: |